有一天清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闻到一股艾草的清香,才发现端午节已不知不觉间悄然而至。每年的这个时候,在美丽的龙乡大地上,每家每户都少不了一项重要的“大工程”,那就是包粽子。
每一村的粽子都各具特色,每一家的粽子也各不相同。今天咱们重点来说一说五亩乡项城村的端午粽。
原本以为,粽子叶不就是青青的箬竹叶或者长长的芦苇叶吗?但都不是,项城村的姐姐说她们用的居然是竹笋叶。
据说早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村子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前往山间的竹园,去拾自然剥落掉在地上的竹笋叶。拾好之后,一捆捆的扎起来,放在家中备用。
等到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拿出自己收拾好的竹笋叶,先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然后大火煮半个小时,从锅中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沥干水分,放在一旁待用。
在准备笋叶的同时,另外一项工作也在悄然进行。那就是先选用上好的糯米、黍谷、红枣和红豆,分别用清水浸泡3个小时,再淘洗干净。如果选用大红豆的话,那要提前煮熟,再捞出来,放在一旁备用。
所有的原材料都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包粽子了,一般都选用一个小量杯,掌握好每次的用量。包的馅料要恰到好处,多之一分太饱,少之一分太瘪,都不好吃,要松松软软,甜甜糯糯,口感才会极佳。
00:15
媳妇儿们的手都很巧,几秒钟就可以包好一个粽子。
包好之后,就开始一个一个的放到加好清水的大锅里。
全部放完之后,上面再搁一个大篦子,篦子上面还要用一块大石头“狠狠地”压住,再盖上盖子。
然后就开始用柴火煮了,刚开始大火,烧开之后,改为中火,再之后改为小火,一直要煮够3个小时,最后再足足焖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锅了,看看刚出锅的粽子。
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馅的呢?
粽子根据馅料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糖粽,馅料就是纯糯米,吃的时候在上面均匀的洒上一层白糖,甜糯可口。
第二种是红枣粽,顾名思义,馅料就是糯米加红枣,当然还可以不用糯米,为了适合小孩和老人吃,用的是黍谷加红枣。注意哟,这里的黍谷不是小米,黍谷煮出来更糯更黏,口感更好。
第三种是红豆粽,馅料可以是糯米加红豆,也可以是黍谷加红豆,包的时候,先铺一层糯米或者黍谷,上面再放一层红豆。吃的时候,看着上面的一颗颗红豆,就像冬天公园里荆棘树上的红果果,在冬雪的映衬下,分外的娇艳欲滴,让你不忍下口。
端午节的早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剥开粽叶,吃一口粽子,唇齿间的软糯香甜顿时化作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切的烦恼和疲惫烟消云散。原来端午节吃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一种情愫,一种念想,一种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