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谱写文化交流新篇章
发布时间:Apr 29, 2019 | 作者:
在艺术中体悟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主题艺术创作综述
本报记者 罗群
大漠孤烟,驼铃声声,壁画斑驳,丝绸绵延,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与文化之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时时引起人们的千古情思,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歌剧、舞剧、戏曲、歌曲、影视剧、书画等艺术门类中,都不乏丝绸之路题材的艺术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
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出品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丝绸之路主题艺术创作中极具知名度的作品。该剧自1979年首演以来,久演不衰,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从2017年开始,经过进一步改编的《丝路花雨》在甘肃敦煌大剧院实现常态化演出。《丝路花雨》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塑造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文风景。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丝绸之路题材让舞蹈艺术家着迷,以此为主题的舞剧数量颇丰。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敦煌》将目光对准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独辟蹊径地从守护、研究敦煌的传承者的视角出发,展现敦煌的魅力以及那份大爱、坚守。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了昭君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远嫁异乡,播下和平的种子,使百姓免遭战争之苦,百姓生活从“流离失所”到“安宁祥和”。作品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与前面几部作品相比,由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原创舞剧《丝绸之路》更具象征性,该剧采用“不分幕无场次”的结构,以行者、引者、使者、护者、市者、和者等人物抽象地隐喻玄奘、鸠摩罗什、张骞、班超、蒙恬、卫青、胡贾、马可·波罗、解忧公主、王昭君,舞台设计充满现代感。由北京歌剧舞剧院打造的民族舞剧《丝路长城》以一小一大两条线索铺叙故事,“小”指的是边关普通汉民柳娘一家的悲欢离合,“大”则展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启胡汉互市、德化天下的治国大计,以叙事为手段,以情感为诉求。
舞剧《丝路长城》是根据同名京剧改编而来的。京剧《丝路长城》由国家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打造,汇聚了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在传统京剧服装基础上新制戏装,颇具异域风情。《丝路长城》展现了打通丝绸之路给丝路沿线各国带来的福祉。
丝绸之路主题向来为戏曲界重视。除了京剧,秦腔也排演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丝路长城》。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京剧院还创作了新编京剧《丝路长歌——大漠传情》,讲述了一队大唐丝绸商穿越大漠向中亚古国传递国礼,从而同心携手、畅通丝路的传奇故事。据悉,国家京剧院还将打造《丝路长歌——大漠传情》的姊妹篇《丝路长歌——沧海扬帆》,讲述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传奇故事。
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剧照
说起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提到张骞。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100余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即“开通大道”。国家话剧院排演的话剧《行者无疆》就是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灵感,汲取《山海经》的神奇幻妙,聚焦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0余年的心路历程,展现他的家国情怀,通过梦境与想象,进入他丰富而神秘的心灵世界。
同样讲述张骞故事的还有歌剧《张骞》。歌剧《张骞》近30年前举行首演,2013年推出新版,分为5幕,讲述了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遭受的种种磨难及传奇经历,其中还包含与匈奴公主阏云真挚的爱情故事,整部歌剧荡气回肠,充满人性的光辉与力量。广州大剧院邀请中外主创合作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采用中文唱词、英文字幕的方式,由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执导,德国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作曲,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大型交响乐队伴奏,云集中国、丹麦、比利时和英国等多国歌唱家。该剧彰显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文风采,表达了世界和平发展的愿望,多国艺术家齐心合力的创作过程也与剧作主题契合。而歌剧《郑和》则把目光投向海上,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壮阔史诗表现和平与交流的主题。
中央民族乐团策划创作的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以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各国家和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执着进取的精神。有评论称,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对于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情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除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影视剧也层出不穷,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经过多年沉淀,日益发展成熟。此外,以歌手徐千雅演唱的《丝绸之路》等为代表的丝绸之路主题歌曲,更是为听众所喜爱、传唱。同时,丝绸之路主题美术、书法、雕塑创作,则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另一种感受、体验丝绸之路的方式。
合作考古发掘、开展文物修复
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
本报记者 李佳霖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年多来,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中国与埃及、斯里兰卡、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为促进“民相亲,心相通”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近年来,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其中,中埃文物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赴埃及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的积极推进下,中埃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随即开展了对卢克索孟图神庙的考古研究工作。
孟图神庙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卢克索卡尔纳克神庙区北部,为孟图神修建的一座体积较小的方形神庙。经后世法老不断修缮,至公元前3世纪,孟图神庙已经发展为拥有斯芬克斯大道、正门、围墙、方尖碑、圣湖的封闭神庙区。据项目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介绍,由于神庙为石质建筑,石构件具有可再利用的特性,因此神庙的始建年代和改建历史非常复杂。探究神庙最早的建造年代,还原其与周围建筑的关系,是中国考古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考古人员在埃及孟图神庙开展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该项目第一个季度的工作围绕清理与记录展开。工作期间,中埃两国考古队员举行了多次工作会议,确定了一套适合孟图神庙的考古发掘方式和记录体系。经过2个月的工作,神庙区内荒草丛生的环境得到彻底清理,70年未经清理的区域再次显露在考古工作者面前,一些保存在地表的遗迹遗物清晰可见,为进一步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信息。“双方考古队员还利用全站仪和三维建模技术,对其完成了测绘和记录工作。”贾笑冰说。
蒙古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与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在地域上相毗邻,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赴蒙古国进行合作考古研究意见的函》等的有关内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至2018年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为期14年的考古合作项目。
2018年,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嘎鲁特苏木昂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4座赫列克苏尔、1座石板墓、1座特布希文化墓葬、2座匈奴石圈墓,为了解该地区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对发掘标本进行测试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蒙古高原不同族群的迁徙融合、考古学文化的传承演变、马的驯化及传播等学术问题。发掘期间,联合考古队还派出分队对发掘地点所在的拜德拉格河上游支流查干图鲁特河进行了考古调查。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国栋介绍,调查工作以昂茨遗址为中心,调查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匈奴、突厥、蒙元、清代的各类遗迹723处。此外,还发现了大量青铜时代至清代的岩画图案及字符。“考古队员还通过测量、记录、摄影等一系列记录手段,建立了遗迹信息数据库,基本掌握了查干图鲁特河流域内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概况及分布规律,为今后当地考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资料信息基础。”宋国栋介绍。
蒙古国昂茨遗址发掘的圆形石围赫列克苏尔(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诸港出发,经过东南亚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构建了一个国际性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网络。斯里兰卡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在古代海上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8年,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联合考古队,对斯里兰卡的阿莱皮蒂遗址、凯茨堡遗址进行了发掘,还对其北方重要港口城市贾夫纳及周边进行了全面调查。据中方领队、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介绍,阿莱皮蒂遗址发掘面积共92.4平方米,出土陶瓷器总计650多片,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其年代在11世纪后半期至12世纪初期,是中国的北宋后期。这些瓷器主要产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及福建地区,目前可辨识的器物以广州西村、潮州窑为大宗,器形有碗、盘、盆等。除发掘之外,考古人员还对贾夫纳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共计调查遗址点20余个,对各个遗址点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在部分遗址点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元代枢府瓷、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在考古工作中,中斯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中方考古队员以诚待人,共享技术和资料,赢得了斯里兰卡学者的尊重。通过联合考古,中斯双方队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双方十分期待未来继续开展合作研究。”陈杰说。
在柬埔寨北部暹粒省400多平方公里的热带丛林中,藏着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吴哥古迹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二期)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并于2018年竣工。
茶胶寺是吴哥遗址中最雄伟且具有典型特征的庙山建筑之一,代表了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吴哥庙山建筑发展的高峰。在修复茶胶寺时,中国文物修复团队发现须弥台顶端的庙山五塔面临险情,为确保文物与游客安全,对其进行了排险加固。吴哥古迹建筑大多由石块建造而成,由于年代久远,损毁或者丢失的石构件非常多。依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修复原则,修复人员根据史料找到了吴哥古迹建造时的采石区域,发现了和文物本身材质相同的石头,并且在修复过程中将新增配的石材比例严格控制在15%以内,让文物在被修复之后,最大限度地恢复原初的状态,真实地展示历史原貌。
此外,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成的中沙联合考古队,对红海之滨的港口遗址——赛林港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残片,是红海地区港口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的中国外销瓷;中孟毗诃罗普尔古城纳提什瓦遗址考古项目揭露出寺庙建筑、佛塔、道路等大量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厘清遗址历史沿革,受到孟加拉国举国上下广泛关注。这些考古发掘、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谱写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