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宝 蒲 剧
灵 宝 蒲 剧
蒲剧是三门峡地区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俗称“乱弹”或“乱台”,洛阳、郑州一带亦称“西戏”。民国18年(1929年)编撰的《河南新志》称为“陕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晋南定名为“蒲剧”。灵宝市蒲剧团的前身为“振峰蒲剧团”,1954年7月,经灵宝县委批准,接受学员,正式成立。1955年4月易名为灵宝县大众蒲剧团。同年夏,整理上演蒲剧南路名戏八大本,轰动一时。1956年,应邀参加山西省首届戏剧汇演。1958年8月,剧团加入“灵宝文艺人民公社”。1965年11月,曾为来灵宝参观的李宗仁、溥仪演出蒲剧现代戏《谈不拢》。1966年3月,与县豫剧团、眉户剧团合并,改名为灵宝县工农兵文工团,1967年3月,易名为灵宝县文工团。1980年12月,易名为灵宝县蒲剧团。1986年10月,洛阳戏校灵宝蒲剧班学员毕业,成立灵宝县青年蒲剧团。1996年排演大型现代型《弘农湾》在省内外影响颇大。
灵宝蒲剧的声腔高昂激越,善于表达慷慨、壮烈的情感,其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表演风格,深合豫西人民的性情。蒲剧表演艺术花样较多而奇,如翎子功、帽翅功、靴子功、稍子功、手帕功等,具有深厚的传统。蒲剧家底是由“吹弹说唱而骷髅(木偶)小戏,直到元代真人登台,战‘北曲’而胜之,才称‘大戏’。简言之,家底的‘乐户小戏’,而声腔不外乎‘唉乃’棹歌,‘得体’船曲,‘悟声’、‘湾湾’,更夫‘梆’声,与晋南、豫西、陕东之‘民歌俚曲’汇成‘野乎子乱弹’而已。”(《河南新志》)并明确提到蒲剧的原始组成有“‘得体’、‘纥那曲’,《霓裳羽衣》译梵文”。由此可见,蒲剧在陕、灵、卢和在永济地区一样 ,都是本地生长、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一个古老剧种。
灵宝蒲剧于2015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