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博物馆
灵宝市博物馆是我市集文物陈列、保管、展示和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博单位,位于市文化活动中心东侧,主体为三层,局部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9.8米,建筑面积4888.8平方米。负一层为文物仓库,面积420平方米;一、二层和四层为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三层为办公区。
一二楼主展厅、序厅(升级改造建设中)
序厅:
第一部分:黄帝铸鼎 肇造文明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铸鼎原南依荆山,北濒黄河,西接关陕,东连河洛,原上风光旖旎,大气磅礴,是传说中黄帝铸鼎和骑龙升仙的地方。星罗棋布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规模庞大的中心性聚落,特大的公共性房址,以及色彩斑斓的陶器、礼玉,彰显出古文明曾拥有的辉煌。有着陕晋豫“金三角”之誉的灵宝盆地,已成为人们寻古探秘,揭开文明开端的重要地区。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从这里起步和延伸。
第二部分:桃林险塞 函谷雄关
主要展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灵宝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在灵宝的历史上,函谷关作为我国建置较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成为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这里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许多重大战事,同时也是当时豫西一带的文化重心。因此也是灵宝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在本陈列中应给予充分的展现。
狭道固城凭险势,远山长谷锁雄关。灵宝夏时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同时又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并因老子于此著《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灵谷圣地。
第三部分:弘农名郡 地灵天宝
汉代以来,灵宝在历史沿革中名称多有变化,但最主要的是在汉、唐、明几个时期,经济发展,人文荟萃。尤其是汉代以来的弘农杨氏,明代的许氏望族,在当地影响极大,是为灵宝历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本单元以弘农杨氏、许氏旺族为重点,兼及其他,以展现汉代以来灵宝地区的文化发展成就。
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元鼎四年,置弘农郡。此后建置多有变更,先后有玉城(石城)、桃林、朱阳、邑阳、长泉、阌乡等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因于函谷关尹喜故宅掘得“灵符”,始名灵宝。境内经济昌盛,人文荟萃,尤以弘农杨氏及明代以来许氏望族影响最大,遗迹、遗物至丰。
第四部分 灵宝名物 豫西风情
灵宝名物众多,而且富有豫西民俗文化特色。黄金、大枣闻名于世,剪纸、面塑、刺绣、布制工艺品、皮影等民间艺术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级、省市级的博物馆将其作为民间艺术珍品进行收藏和展示。这些文化特色,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延续,是一笔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间艺术的发源地,灵宝博物馆更是责无旁贷,也应将其作为展示和弘扬民间优秀文化的平台,展示灵宝历史和文化的精华。通过展示,一方面有助于观众更深层次的认识灵宝文化,了解这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何在古老文化的沃土上传承,让灵宝走向省外,走出国门;另一方面,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既是历史的映像,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它的展示和收藏,也更加有利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的灵宝,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在历史的沉淀中传承下来的剪纸、面塑、刺绣、布制工艺品、皮影等民间艺术,以及黄金开采、独特的窑院建筑等,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在力图记录与解读历史的同时,我们期望,通过这冰山一角的展示,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和保护灵宝丰富的民俗文化。
陈列形式除传统展示手段外,还利用场景墙、实景油画、影视播 放、多媒体互动等新手段、新思路,让展览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 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达到新颖、活泼、雅俗共赏,满足观众 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整体的陈展形式精炼、内容丰富、构思 巧妙、艺术性强,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实物展览为主体、展板解读为辅助,以多媒体应用为延伸,以社教活动为深化,给观众勾勒了 灵宝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现了灵宝文化的真实风采,彰显灵宝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楼办公区域:
办公室、财务室、陈列部、安保部、宣教部、保管部、监控室、会议室、多功能厅
四楼临展厅:
为了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现有条件,2019年我馆对临展厅进行改在升级,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搜集灵宝建国以来文物保护工作的点点滴滴,制作“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灵宝文物工作成果展”
社教巡展:
开展社教宣传活动,营造社会氛围,举办“穿越历史时空、感悟华夏文明”大型精品文物图片展览,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乡镇集市、中小学校、社区街道活动场所、市直企业等活动场所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43块23场次;制作博物馆里的‘生僻字’—青铜器篇、青铜礼器篇宣传版面35块,深入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巡展3次,多角度、多层次传播文物知识和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