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直击两会 | 文旅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补短板

发布时间:Mar 11, 2019 | 作者:


2019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我们也为大家汇编了部分代表委员关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促公共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奋进新时代 文旅谱新篇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了旅游的品质,旅游使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文旅融合以后,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这样阐述文旅融合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雒树刚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雒树刚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精品。要把质量作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推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化产品;多推出能够修身养性,使人民享游、爱游的优质旅游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把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转为优质旅游资源,以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使群众能够享文化、乐旅途。

 

雒树刚说,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旅游既是大产业,又是大民生,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大力改善旅游场所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场所的接待和服务水平,使旅游环境更加个性化、舒适化和便利化。要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场所,统筹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惠民项目。要深入进行旅游“厕所革命”,加大旅游厕所的建设力度,再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旅游厕所少和旅游厕所脏的问题。

 

雒树刚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酒店、餐饮、导游、购物的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欺诈、宰客、不合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不良市场行为。要对A级景区、星级酒店进行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要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的环境,使文明旅游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

 

雒树刚还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出境游客的安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出境游客的文明旅游,使中国的游客成为中国形象的体现者、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中国文明的代言人。

 


文旅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精品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发声:质量就是生命线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艺术工作者要倾心、倾力、倾情创作出不辜负时代、表现时代的作品,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时代、讴歌社会主义,讴歌我们心中最崇高的理想的美。这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人民性是艺术创作最大的导向。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生活?我的切身体验就是:五体投地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对神州大地的触觉、绿水青山的视觉、五谷丰登的味觉、母语乡音的听觉充分感知。如果我们在田间地头探讨文艺方向,在生活中自觉追求艺术提升,我们的艺术创作就一定能够深入人心。

 

廖华歌(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工作者,有三点很重要。一是要忠诚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艺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我们要想真正有所建树,就应当潜心创作、不懈追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王丽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现实题材创作中,艺术工作者要积极地把目光投射到普通创业者身上,反映他们的奋斗精神,反映他们执着向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以他们的故事汇聚向上的强大力量。我们要让主旋律题材更加多元、鲜活地展现给民众。

 

赵大鸣(一级编剧):

 


要做好现实题材创作,一定要对所处时代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创作扶贫题材时,我们就要明白: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贫困对人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名干部进入到这样的人群会是怎样的感受?扶贫作品不是靠几个感人的桥段就能立起来、就能让百姓接受的。

 

樊一平(广西民族大学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

 


文艺创作要把握四个意识: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纾解民忧、开启民智。作品内容要有厚度、主题要有深度、艺术要有高度,三者要相得益彰。

 


地方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文化产品为旅游注入新内涵

 

褚子育(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浙江要以文化精品提升旅游内涵,当务之急就是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浙江、诗画浙江建设战略,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各项指标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建设全国文化高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

 

张丽娜(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文艺精品能够更好地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使旅游更具有吸引力,让人民群众在快乐旅途中体验文化乐趣。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创排出评剧《农民的儿子于海河》、龙江剧《百米河边》等一大批精品剧目,大大满足了黑龙江省的旅游市场需求。特别是已经连续开展多年的冬季驻场演出活动,黑龙江各演出单位每年冬季面向国内外游客推出4000场次驻场演出,对旅游市场繁荣起到了助推作用。

 

禹新荣(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文旅融合后,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通过推出更多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精品,为旅游增加新的内容,提升旅游内涵,使其更富魅力。

 

甘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广西如何推出文化精品,提升旅游内涵,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呢?首先是立足广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说,一是创作“桂风壮韵”文化艺术精品,二是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三是搭建文化旅游活动宣传平台。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 加快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所重点关注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建议公共文化未来发展发展应从四个方面再下功夫。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二是以乡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开展乡村文化需求调查,使文化服务更接地气;三是以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举办乡村旅游、乡村学堂等活动,使文化服务有根基、有传统、有影响;四是以提高地方百姓的公共文化权益为目的,培育多元文化的服务队伍,充实文化服务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不够高、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达标、服务效能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她建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共享农家书屋、乡镇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资源,推广在线阅读、在线文化活动、在线文化培训等,让农民随时随地享受文化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刘忠斌认为,应该“五端”发力,拉动文化消费内需。他说:“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现状喜忧参半。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提升,文化消费新热点频生。与此同时,由于可支配收入受挤压,特别是时间这项文化消费的支撑性因素无保障,我国民众进行文化消费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现实普遍问题,建议分别从供给端、消费端、政策端、作息端、服务端全面发力,拉动我国文化消费内需。”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邹自景表示:“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相继实施了‘视听乡村’、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五馆一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他说:“今后,我们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力争到2020年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邹自景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文化馆副馆长范永贞介绍,近年来丽江市文化馆加快与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举办了以百名画家画丽江等为代表的品牌文化活动,为当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带来兼具传统和时尚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在县乡村地区,由于基础薄弱、条件不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活动的知情程度和参与度较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群众能享受到的文化活动和服务有限。”范永贞表示,“希望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数字化平台,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扩大国内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资源共享,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